7月19日,江门台山市,这本是个寻常午后。稍显不同的是,随着台风“韦帕”的步步紧逼,空气愈发湿热、凝重。
“台山市气象台19日9时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。”19日下午,天色灰蒙,台风“韦帕”的预警信号的消息在台城街道每家每户的电视上闪烁。
72岁的刘老伯刚与其弟弟下完一盘棋,脸上挂着笑,说要“出去走走”,随后便独自消失在小区门口。
老人雨夜走失。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 供图
家人未曾料到,这句平常的告别,将在台风“韦帕”的咆哮中掀起一场跨越40小时的生死搜寻——刘老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,且未携带定位设备。
当晚7时,江门台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电话骤响。家属声音颤抖:“老人下午出门,现在还没回来!”此时,台风“韦帕”逐渐逼近台山市沿海。20时20分,台山市气象台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。
台山市公安局闻讯后,第一时间部署警力搜寻。台风却无情逼近,“韦帕”裹挟着暴雨正狂袭而来,搜寻之路瞬间陷入黑暗漩涡。
“调出路面监控!”
“联系应急消防协同搜索!”
“南门所排查旧街巷道,打私大队沿高速巡查!”
……
一道道指令在风雨声中传递、一串串警灯在雨幕中亮起。一场与狂风暴雨的赛跑就此上演。19日夜,雨势渐急,侦查中心、合成作战专班、刑侦大队、打私大队以及南门、斗山、都斛、广海等多个派出所警力迅速集结,携手蓝天救援队和应急消防部门,奔赴台山城乡各处。
23时许,监控画面捕捉到老人在斗山高速路口附近的模糊身影。消息传来,民警顶风冒雨,向目标区域全力挺进。街道、乡间、田野间,手电光柱在墨黑的雨中艰难闪烁,救援队员们翻遍桥洞、窝棚、废弃农屋……泥浆灌满雨靴,暴雨让搜救每一步都举步维艰。
就这样,一晚过去了。大家仍未找到刘老伯。
20日5时,台山市气象台将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;
同时,台山在全市范围内实行“五停”;
11时,江门市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;
17时50分左右,台风“韦帕”在台山市海宴镇沿海登陆,最大风力达12级,城乡部分路段受积水和树木倒伏影响,让搜寻工作愈发艰难。
搜寻几度中断,但民警和其他救援队员们未曾退缩——他们细致排查每一个角落,逐帧回看监控;他们风雨无阻地走访村民。夜幕降临,老人踪迹却仍杳然,搜寻队的脚步愈发沉重。
不知不觉中,救援进入第三天。21日清晨时分,救援队员将搜寻圈转向山野丛林。
终于找到老人。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 供图
“在这里!人找到了!”10时30分,一声欢呼划破沉寂。在斗山高速路口附近的山脚下,民警和救援队员终于发现老人身影。
虽颗粒未进、脸色苍白,刘老伯却清晰应答着,“下雨了……我要回家”。“老人家,现在带您回去。”民警小心拂开老人脸上的枯叶。医护人员迅疾赶到,众人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抬上救护车。
众人合力将老人抬上救护车。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 供图
在他们身后,数十条深浅交错的脚印,已在大雨洗过的山道上交织成一条生命通道。
当民警拨通家属电话,电话那端传来激动的哽咽;家属匆匆赶来,眼见亲人安然无恙,连声道谢:“谢谢警察同志,你们救了他的命!”
家属对救援表示感谢。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 供图
这场跨越40多个小时的救援,是江门公安警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。台山公安与各界救援力量的坚韧,将无助的夜晚变成了归途的灯火——每一次搜寻的脚步,都托起生命的重量;每一次警灯的闪亮,都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温度。
最后,江门公安温馨提醒,家中若有患认知障碍的老人,建议为其佩戴定位设备、制作紧急联系卡,避免让其单独外出。如遇疑似走失人员,请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提供帮助。多一次暖心关注,或许就能挽救一个家庭。
南方+记者 申红洲
简配资-简配资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论坛-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