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汇塘的河水滋养出虹桥“蔬菜之乡”的美誉,也孕育了一曲红遍大江南北的表演唱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七位种田姑娘组成的“七朵金花”,带着《种菜想着吃菜人》惊艳上海市“上海之春”文艺汇演,她们脚踩布鞋、头戴毛巾,把农耕生活唱成了时代欢歌,报刊有名、电视有影、电台有声,成为一代人的记忆。
时光流转五十余载,退休教师王关弟历经波折寻回分散各地的“七朵金花”。在虹桥镇文体中心,两鬓斑白的她们再披红衣、重戴毛巾,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。这场跨越半世纪的重逢,不仅是老友相聚的温情,更是老上海乡土文化的鲜活延续。今天,你将听到的是《通讯:“七朵金花”重逢记》。
闵行区融媒体中心播音员 阿明
通讯:
“七朵金花”重逢记
选自2018年10月11日《学上海话》
作者:胡海明 高卢明
展开剩余83%播音:阿明
蒲汇塘位于市中心的西南方,横跨徐汇、松江及闵行三区,而流经虹桥镇区域的距离并不长,但蒲汇塘的河水却像母亲的乳汁,滋养着虹桥这片土地,不仅成就了当年家喻户晓的上海市“蔬菜之乡”的美誉,也孕育了浓郁的乡土文化,一曲完全由当时七位种田姑娘演出的表演唱《种菜想着吃菜人》就诞生在当时的虹桥公社虹二大队。
虽然时间会像流水一样一天一天过去,但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质朴明快的歌声是不会淡忘的,好像就在昨天……
“太阳出来红殷殷,人民公社万年青,丰收山歌唱勿尽,越唱心里越开心呀!”……这首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,曲调热情、自豪的女声表演唱时隔五十多年后,再一次在虹桥镇的文体中心响起。七位当年的“草根演员”如今已是体态发福、两鬓斑白的老阿奶,此刻相见感慨万千,也印证了龙应台的那句话,不是渐行渐远(越走越远),而是终有一天要重逢。时间又把当事人的记忆重新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……
这首由当时虹桥公社虹二大队七位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演出的表演唱,名字叫《种菜想着吃菜人》,经“七朵金花”在村间田头朴素表演,立刻受到广大社员的喜爱,声名远扬。在1966年上海市第七届《上海之春》文艺汇演上,“七朵金花”本色出镜:脚穿黑色布鞋,头戴白色土布毛巾,伴着欢快的歌唱,惟妙惟肖地表演了菜农坌地、撒籽、踩田、挖潭、种菜、浇水、治虫、推车送菜等,由于表演的节目农耕气息浓郁,昂扬向上,一经亮相,马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,并在全市引起轰动。当时上海的各大报刊、电视台、电台等新闻媒体纷纷刊发新闻,真可谓报刊上有名,电视上有影、电台上有声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、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将女声表演唱《种菜想着吃菜人》拍成纪录影片在全国放映。“七朵金花”由此红遍大江南北。
1966年,“七朵金花”参加第七届《上海之春》(资料图片)
时间的年轮又转到了2016年,退休教师王关弟受聘在虹桥镇镇志办负责群文部分的编撰工作。写群众文化工作,那么当年由虹二大队大队长殷文忠、虹桥民歌手余建光作词,莘庄公社项天旭、张煜邦谱曲的《种菜想着吃菜人》是一个重头戏,必须重新把它挖掘出来整理记录。在编撰过程中,王老师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,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,让“七朵金花”在分别五十多年后,又在表演唱的发祥地虹桥镇这块土地上重新相聚呢?王老师的这个想法马上得到了虹桥镇相关部门的响应,于是王老师在工作之余,开始了寻找“七朵金花”行动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王老师连续走访了相关的部门,了解情况,先后找到了已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的高虹清和家住万源新村的王慧芳,之后又通过曾担任过虹二大队支部书记的王永仙找到了王保英、王妹玲和殷美芳。
而寻找邹妙珍却很艰难。因其所在当时的虹桥公社虹南大队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行政区域调整,由当时的上海县划到徐汇区,老宅基也应动迁,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,但王老师并没有放弃寻找。他先去徐汇区虹梅派出所调阅大量的户籍资料,结果空手而归,又到闵行区虹桥镇派出所查阅。结果,在派出所零星的信息中查到邹妙珍是从当时虹桥公社三公司(今虹桥镇上虹公司)退休的,这个发现让王老师看到了希望。于是他马上去上虹公司,终于得到了邹妙珍的联系方式。
时隔五十年,“七朵金花”再聚首(资料图片)
老友相聚分外喜悦。为了表示喜庆,“七朵金花”身穿红衣,颈戴白毛巾,再一次向大家原汁原味地表演了表演唱《种菜想着吃菜人》,虽然歌声已不再洪亮,但欢快明朗的音乐节奏却把人们的思绪重新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!
还记得小时候,弄堂里阿婆的叮嘱、邻里间的家长里短,都裹着软糯的上海话,是刻进骨子里的亲切。如今,这份熟悉的乡音有了新舞台!
5月31日起,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老干部局、区档案局推出《春申·讲好闲话之喇叭头里的乡音》沪语红色有声档案系列节目,邀请沪语播音员用地道上海闲话,为你播读新闵行成立30多年来那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新闻稿件。
下一期《喇叭头里的乡音》
我们不见不散~
封面由AI生成
编辑:林心怡
初审:岳顺顺
复审:石思嘉
终审:刘垦博
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
发布于:上海市简配资-简配资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论坛-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